具體來看,對于線寬小于130nm、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,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,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%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;線寬小于65nm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、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,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業所得稅,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%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。
對此,有行業協會人士接受上證報采訪時表示,新稅收政策僅影響新設立的集成電路制造類企業,對行業整體影響較小,但這顯示了資源進一步向優勢企業傾斜,龍頭公司將強者恒強。比如,新政策在線寬上對稅收優惠做了進一步的放開,同時又在投資額上提高了要求,這樣就對大型廠的新投資項目有利,比如中芯國際、華虹宏力、長江存儲的大部分新投資項目就符合這些稅收優惠規定。
集成電路板塊集體大漲背后,除了政策因素刺激外,該板塊優勢企業的盈利也頗為喜人。數據顯示,已披露2017年年報或者業績預增公告的集成電路公司中,約13家公司業績同比增長。其中,納斯達、士蘭微、富滿電子、晶方科技、上海貝嶺、兆易創新等多家公司的業績增長/預增超過50%。
記者采訪多家上市公司獲悉,2018年集成電路行業將延續高景氣度。這從一季度預增公告可見一斑。北方華創預計一季度盈利1491.72萬元至1571.92萬元,同比增長830%至880%;中穎電子預計一季度盈利2926萬元至3591萬元,同比增長10%至35%;納思達扭虧為盈,預計一季度盈利2000萬元至1.2億元。